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而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讲的就是孝道。为进一步践行孝德礼仪,倡导时代新风,正蒙一院15B书院于5月7日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践行中华孝道”为主题的“正蒙导师说”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旅游系杨姣老师作为本期“正蒙导师说”的主讲老师,与大家一起探讨德孝文化。

活动伊始,杨姣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孝感称谓的由来,孝感传说是因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城市。

接着,杨姣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孝,她列举了“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等等中国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以此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些优秀品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杨姣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孝文化的含义。自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百善孝为先”,古人较为重视家风,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还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活动最后,杨姣老师以周身经历为例,为大家再次阐释了中华文化及孝文化的的意义,“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是儒家文化“八德”之首,更是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根基,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孝道”有着莫大的关系。她鼓励同学们弘扬孝老敬亲的美德,接力传承中华孝道之美。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德孝文化的含义,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其实孝道没有那么遥远,我们只需要做到孝敬父母的“身”“心”“志”“慧”这样子便可为“孝”。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要秉承“孝行天下,大爱无疆”的准则去对待我们的父母,去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让我们一起行动,行重阳孝礼,让孝顺之风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