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商学院召开2019-2020学年工作会议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2020-06-15

6月12日上午,商学院在3楼会议室召开工作会。院长杜跃平,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建良,副院长张执国,各系(中心)、办正副主任及科研团队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杜跃平院长主持。

杜跃平院长首先就这学期以来的工作做了简要的回顾,他说,这学期我们处在特殊环境下,按照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通过全员共同努力,实现了保持稳定、探索创新、有序开展、积极向好的局面。

一是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在保障教学计划正常运行开展;1+X申请、双学士专业申报、专业培养计划修订、新专业申报准备、国家一流专业申请准备、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方面全面推进;我院三位物流专业教师被浙江万里学院聘为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校外导师,展现了一批高质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非常态环境下教学管理工作取得新经验;

二是学院的科研氛围不断浓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横向重大项目立项经费创新高,各类课题申请数量明显增加,批准立项的省级基金课题数量居学校前列,一批横向科研课题正在积极争取立项,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一批研究课题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一批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咨询研究,已经有几篇咨询建议报告通过省、市咨询委员会报送省、市主要领导,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迈出新步伐,自贸区研究院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是按照学校第三步改革战略部署,学习文件,提高认识,领导牵头,全员动员,重点开拓,多方式多渠道推进,产教融合取得明显进展,在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会展领域与一批相关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四是党建工作不断创新,以评促建精细化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平稳有序,校友工作有了新气象,学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疫情防控工作扎实细致,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员工和优秀志愿者学生,受到社会高度评价和媒体关注;

在会议上,杜跃平院长代表学院班子对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付出的辛苦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要求,在本学期的结尾工作阶段,全体教职员工要保持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不松劲、不懈怠,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下半年工作的新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力争今年全年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在这次学院工作会上,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落实学院与各个系、部、中心的2020年创新工作部门责任书。这学期以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绩效考核,学院要求各个教学科研单位按照工作计划,梳理出来各个单位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经过学院与教学科研单位的反复沟通,形成共识,确立细化了各个教学科研单位2020年创新工作目标任务。随后举行了院长与各系(部)、中心主任2020年创新工作目标责任书的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后,物流系主任徐德洪、实验中心主任胡一波代表各单位做了表态发言。他们均表示,制定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是学院加强科学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创新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目标任务内容精心组织,扎扎实实落实到人,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任务。徐德洪建议,进一步加强物流专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物流专业的前景和优势,建议教师多和外部接触,要走出去,做到产学研深度合作。胡一波表示学院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条件,在后期工作中会集中力量搞好科研项目。

在此次会议上,商学院还宣布成立第一批院级创新科研团队,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为了凝聚科学研究方向和人员,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实现团队攻关,取得前沿、创新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突破,提高商学院的社会影响,经过自愿组合、学院评审批准,我院新成立了的6个科研创新团队,在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杜跃平为团队负责人一一授牌,并鼓励大家抓住十四五规划年的机遇,主动走出去争取项目,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成长为校级、省级科研团队。

授牌仪式整合,创新科研团队负责人马强、郭敏先后发言,表示将积极开展跨系部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后期工作中不负期待。

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建良就本学期党建、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做了总结。他说,在疫情期间我院在疫情防控、思想教育和就业工作方面化危机为动力,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困难面前学生志愿者投入社会,积极参与地方疫情防控工作,诠释了我院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张执国副院长就近期教学科研工作做了详细部署。他要求各个教学单位对学生培养方案修改、学士学位相关资质清单尽快确定,在期末工作收尾之际,要求细致对待毕业生的开题答辩、实习工作。

本次会议对学院及各个部门意义重大,总结过往、展望和规划未来。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商学院未来的会越来越好。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18号   邮编:710077

招生办咨询电话:029-88513888

陕ICP备 05000643号-5   陕公安备号 6101900200079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4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