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三学生明晰学期关键价值,找准“人生春耕期”定位,从学业、职业、能力维度搭建成长框架,9月16日,会计学2301-04班在商学院409教室开展“沃土生万物,大三筑根基”新学期成长规划课,由刘赞老师主讲,全班学生全员参与。

班会上,刘赞老师以《生万物》中宁绣绣的蜕变故事为引,将大三比作人生的“春耕时节”:“宁绣绣从‘富家小姐’到‘农妇’的转变,恰似大家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规划的身份转型。这一年,专业核心课密集如春耕播种,考研、就业、出国的选择又如选种育苗,每一步都关乎未来的收成。”
在学业深耕环节,老师用“农耕育苗”的逻辑拆解学习方法:课前“春耕”梳理课程框架,课上“夏耘”紧盯重点,课后“秋收”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谈及科研竞赛,她建议大家像“搭伙种地”般组队,发挥优势互补的力量,遇到挫折5时如“蝗灾重播种子”般及时复盘。

职业规划部分,刘赞老师引导学生做“自我耕地测绘”:通过霍兰德测试找准职业倾向,打破“文科只能考公”的标签束缚,像宁绣绣选择“土地守护者”道路一样,勇敢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向。同时刘赞老师强调软实力如“农家肥”,鼓励学生在小组项目中像宁绣绣组织“妇女互助会”般用共同目标凝聚团队;硬技能则是“现代化耕具”,为未来发展添砖加瓦。最后,她引导学生用“农耕智慧”制定年度计划,将目标拆分为“春耕-夏耘-秋收”三阶段,定期复盘、稳步推进。
“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前路纵有山海,终将皆可奔赴!”课程尾声,刘赞老师的寄语让在场学生备受鼓舞。此次成长规划课,不仅让学生读懂了大三“筑根基”的意义,更掌握了可落地的规划方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能以“新农人”的踏实与坚韧,在学业的田地里深耕、在职业的道路上开荒,把当下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丰收季”,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